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先后发布,对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对统一认识,汇聚全党全国力量来完成碳达峰、碳中和这一艰巨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全面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两个文件精神和要求,在交通运输行业贯彻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还需重点把握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
应该认识到发展与减碳的统一,绿色转型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交通运输发展的任务仍然较为繁重。在满足发展“增量”的情景下落实“双碳”工作要求,正是推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机遇,需要形成绿色与发展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更深层次变革,以“绿色”为底色,在基础设施、运输结构、运行效率、服务品质各个方面系统性提升,最终实现全领域的低碳转型。
实事求是看交通运输碳排放“增长”空间。《方案》中提出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针对工业、城乡建设重点领域表述为“工业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而针对交通运输领域则表述为“交通绿色低碳行动”。“碳达峰”与“绿色低碳”几字之差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也隐含着对交通运输领域更多的期待。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更高水平的运输服务,从私家车出行、航空运输、冷链物流、城乡运输等方面不论数量还是品质,均仍有较大的增长需求和提升空间,势必在一定时间带来相应的碳排放增量。
不能为了满足需求,而许可碳排放无限度增长。《方案》明确要求“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过度的私家车使用而不是公共交通,低效过高的空载率,大宗货物主要依靠公路运输,过高的车船能效,无疑是“不合理”的。从某种程度上看,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可能比单纯“达峰”还要难,因为交通运输的节能减碳工作一直是长期的,延续的。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推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形成绿色与发展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智能交通产业博览会暨西北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大会高峰论坛”定于2022年5月12-14日在乌鲁木齐市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以“创新·融合·发展 助推丝绸之路核心区交通强国建设”为主题,现场集政府和园区发展成果展示:智能交通、交通安全与设施、智慧交管系统、路桥隧工程及道路养护、智能停车与立体停车库、轨道交通、绿色交通等。本次展会特别开设“绿色交通展示区”,包含新能源公交车及零部件、城市公交场站建设、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 )建设、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城市新能源公共交通车辆维修及保养、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设备等,助力城市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