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博览会开幕
还有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中国突破重重困难,建造世界最长沙漠公路——京新高速,咋做到的?
中国突破重重困难,建造世界最长沙漠公路——京新高速,咋做到的?
时间:2021-11-08  

图片图为京新高速

中国的基建能力有多强,建成了全长2739千米的世界最长沙漠公路!它就是北京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在突破了重重困难之后,中国终于建造完成了这条京新高速,让从新疆到北京的公路里程直接缩短了1000多公里,使得运输成本大大减少,看完后老外直接急了,连连追问:咋做到的?

图片

图为京新高速

北京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简称京新高速,既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首都放射线中的第七条公路,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交通要道,自2012年开始动工,直到2019年基本全线贯通,贯穿了全国6个省市区,是继青藏铁路之后,中国的又一具有典型艰苦地域特点的代表性工程。

毫无疑问,这条公路的建设难度非常大,第一,线路长,沙漠中干旱缺水,高温酷热,作业环境恶劣,对于施工人员来讲十分不友好,第二,沙漠里常年少雨多风,黄沙四起将天空遮朦朦胧胧,不仅会耽误工期,还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第三,公路中有一处隧道段,即金盆湾隧道,该隧道为全程Ⅴ级软弱围岩大断面特长隧道,特点是工程规模大,地质条件差,成洞困难,交通运输部对其进行风险评级,认定为极高风险,可见作业难度之大,第四,公路修成之后路面养护是个大问题,因此施工团队还要在风沙较大,可能对路面造成影响的路段处做防风固沙处理。

图片

图为京新高速

虽然困难多,但交通建设团队绝不轻言放弃,最终因地制宜,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如针对金盆湾隧道中的建设难题,他们在工程先期就对此进行了全面跟踪,不断优化方案,最终依据隧道不同围岩的特点,将中隔壁法,双层初期支护法与三台阶法配合使用,引用机械开挖方式,既保障了开挖过程中断面的稳定性,有利于施工安全,又加快了工程进度,此外,施工团队还利用草方格沙障作业法,在公路沿线稳扎稳打,取得了防风固沙的有效成果。

图片

图为京新高速

能取得这一切丰硕成果,离不开家交通建设团队们的付出和努力,但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吗?以新疆境内的无人区为例,当地有四个特点,没有水,没有电,没信号,没人烟,工人们睡觉搭的是简易帐篷,蹲在地上就把饭吃了,不仅要顶着四十度左右的高温工作,还要忍受突然而来的沙尘暴,但施工团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的敬业精神,最终征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在沙漠里盘出了一条巨龙。

如今有人要是驾车从京新高速路过,一路可能会收获无数风景,既有苍茫天地璀璨星河,也有绝美的大漠胡杨林风光,美丽的京新高速坐落在一片沙海当中,犹如美丽的银色丝带,不仅点缀了大自然,还将天堑变通途,为公路两端的人们带去了幸福和安康,因为这条公路的建成,还增加了从各地出入疆的车流,加速实现“进出疆快起来”的目标,同时也让中国的道路交通环境变得更科学,更和谐,而这一切荣耀,都将归功于那些为此辛勤付出的交通建设施工人员们。


    

版权所有:新疆蜂巢展览有限公司   新ICP备2023002287号  备案图标.png新公网安备 65010402001910号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