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博览会开幕
还有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大数据时代的乌鲁木齐智慧交通
大数据时代的乌鲁木齐智慧交通
时间:2019-04-17  

截至目前,乌鲁木齐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10万辆,一个拥有百万机动车的大城市,如果仅靠交警的现场执法、现场疏导来维持交通,难免顾此失彼,问题处处凸显。

目前乌鲁木齐交通的智能化建设已到哪个阶段?市民们在出行中能享受到哪些智能化带来便利?15日,记者采访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以及交通科的相关负责人,请他们一解乌鲁木齐智能交通的奥妙。

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副主任王俊介绍,事实上,智能交通已经在乌鲁木齐发挥着重要作用。细心的市民在乌鲁木齐西虹路与南湖北路交会路口(腾飞大厦路口)会发现,这是一个高科技汇聚的路口,在这个路口,如果行人闯灯过街,头像和个人相关信息会投射到大屏幕上予以曝光,而新启用的路口屏显待驶区也让这个高峰过度繁忙的路口有了更快地通行能力。

腾飞大厦路口只是智能交通的一个缩影,2019年,乌鲁木齐的智能交通系统将继续快速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深入挖掘交通科技管理效能,构建精细化勤务管理、可视化智慧调度、快速化警情处置、智能化灯控配时、多元化交通诱导、同步化预警研判的指挥交通管理新模式。用现代化的智能交通系统取代原本执勤、执法全靠人力的落后过去,也让越来越多的交通参与者受益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便利。

乌鲁木齐的智能交通已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查纠违法全智能30秒内预警

从前的交警,因为长期在路面执勤、执法,便人人练就了一手识假辨伪的能力,就像验钞机一般,看到假证就能马上识破。然而,再过硬的本事都需要交警上路逐一查验,耗费人力不说,查验的覆盖面也毕竟有限。

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副主任王俊介绍,现在乌鲁木齐交警启用的稽查布控系统干的就是这识假辨伪的活,所不同的是,除此之外,变道、开车接打电话、闯红灯、超速、未系安全带、车辆逾期未审验、套牌、假牌等灯,可以说只要驾驶人、车辆存在违法行为,乌鲁木齐无处不在的天眼探头就能看得到、识别的出,天眼会将识别信息自动传送到后台比对,并将比对出的嫌疑或违法车辆信息推送给全市交警的手机APP上,从发现到推送,只需要短短30秒内就能完成。当然,路线执勤交警在收到推送的预警信息后,就会根据车辆的行驶轨迹,就近设卡查纠违法了。

路面突发状况 全程现场直播

除了查究违法,其实乌鲁木齐所有执勤交警的移动警务终端都已与交管平台绑定,这也意味着通过交管平台地图,所有交警的执勤点位、巡逻轨迹都会显示在地图上。

“比如,以前我们的道路上出现拥堵,只有通过路线交警用对讲机上报路况,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地图查看道路拥堵指数,通过监控探头看拥堵的节点在哪,然后就近派警去现场处理。”王俊介绍,如交通事故现场、突发事件、拥堵现场,在场的交警都能通过移动终端以视频直播的形式传送到交管平台上,指挥中心也能掌握到第一手的资料信息。

在接处警方面,采用可视化的调度方式,地图上显示的全市中心城区25个固定岗周边300米范围内,实现1分钟快速处警。同时采用350兆的集群调度方式,通知就近交警,3分钟内将现场视频传送至交管平台。以前发生突发事件,指挥中心派图传车、派拖车赶赴现场后,才能掌握到第一手的现场资料,而现在一部移动终端就能全部搞定。

道路实时路况 大数据调配疏堵

目前,乌鲁木齐共有1093路探头,覆盖在全市中心城区以及城市快速路上,而通过交管平台的电子地图及网络数据平台反馈,全市的道路实时路况将以红色拥堵、黄色轻微拥堵、绿色通畅的形式显现。而指挥中心则是通过这样的大数据分析调配警力及时疏堵。

“比如外环路桥面堵车,我们会用对讲机跟现场民警沟通,并通过道路监控设备,查究桥面堵车是因引桥发生了事故,还是桥下地面道路出了状况。”王俊说,这与以前发生拥堵,指挥中心只能等待现场民警说明原因及应对方式后再行处置,而现在大数据会分析拥堵的节点所在,而指挥中心则可以通过分析结果,调配拥堵路段所属大队及临近大队民警共同协作疏堵,这样的处置更高效。

信号灯联网工作 绿波交通处处有

据统计,乌鲁木齐现有信号灯控路口600余个,其中185处已实现远程控制。即由指挥中心通过实时路况变化,远程控制信号灯的变换,实现区域内的快速行车,不用再由路线执勤交警现场调灯。

与此同时,乌鲁木齐如祥云路、喀什路、南湖路等已有30条道路实现绿波交通,即车辆驶入一条道路若第一个路口遇到的是绿灯,那么整条道路都将一路绿灯。

以南湖东路(电信公司路口-五星路口)为例,1.8公里长的路段,6个信号灯路口,之前在平峰时段,车辆经过最短时长需要620秒,而现在一个绿波带通过,只需要350秒。

市交警支队交通科科长张俊伟介绍,今年,乌鲁木齐还在对90余个路口信号机做改造升级,逐步实现智能信号的提升,对区域信号灯的控制也均在研究中。未来,乌鲁木齐也将逐步实现实时绿波交通的自适应调试,即根据实时路况,自动调整路口的绿灯时长及绿灯变换时间,以最高效的绿波交通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人车各行其道 执法向服务迈进

2018年至今,越来越多的智能交通系统在乌鲁木齐逐步启用。其中,有行人守护系统,即立体斑马线、会闪闪发光的人行斑马线、消除视线盲区的“新型Plus版信号灯”;文明出行抓拍系统:行人闯信号灯过街即自动抓拍曝光、机动车不礼让行人24小时抓拍处罚。还有将率先在20个路口最新启用的路口屏显待驶区,会让路口通行能力再提升10%。

张俊伟说,现如今乌鲁木齐的交通管理工作,已从以前的交警日常执勤、执法,逐步向文明交通出行,服务便民的方向迈进。而所有的智能交通系统也将逐步替代人为管理,并进一步规范城市交通秩序。马路上人车各行其道,交警的执法工作也将向更好地服务群众方向发展。

延伸阅读:乌鲁木齐未来交通畅想

畅想未来,乌鲁木齐的智能交通将会是什么样呢?

通过交警的描述, 我们眼前展开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由智慧大脑集中整合的全市交通网络体系,集市民出行所需的实时路况、停车位查询及定位,以及违法车辆自动扫描识别、重点车辆数据库整合及预警等。

未来,您将安装一个手机APP,就能与乌鲁木齐的智慧大脑相关信息联通,当您出行想去某商超时,可以通过APP锁定空闲车位,实现到达即可停车,离开时用APP寻找爱车定位,不会再出现到处找车的尴尬。

全市的信号灯都已实现联网,即根据道路的实时车流量,自动设置红绿灯的变换时间,保证一个路口乃至整个区域内的车辆最快通行。到时道路可实现一键绿波,即车辆通过第一个路口遇到绿灯,若匀速向前,其后面所有遇到的信号灯都将是绿灯。

到那时,不再是车看灯、人看实际路况通过,而是灯看车(信号灯根据车流需求变换),人看APP出行。

当然,交警的执法也不再是单一的现场处罚,取而代之的则是带有扫描识别功能的巡逻车,边巡逻边扫描沿线车辆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未来的交通大脑还将逐步丰富路面感知手段,逐步使乌鲁木齐的交通更加规范化,市民出行更加便捷,交通环境更加和谐、安全。

新闻来源: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

    

版权所有:新疆蜂巢展览有限公司   新ICP备2023002287号  备案图标.png新公网安备 65010402001910号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