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鲁木齐交警支队全力开展城市缓堵保畅和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交通拥堵指数连续5年下降。根据住建部《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高德地图发布《2020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等权威机构的交通分析报告显示,乌鲁木齐高峰平均车速在全国大城市中分别排名第一、第二。
支队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踏实做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道路交通标线
支队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上入手,对斑驳残缺和不规范的道路标线逐条重新施划,在陡坡、弯道、易滑等特殊条件路段以及学校周边道路设置彩色防滑标线、立体斑马线。近几年共计施划线条、箭头、文字、图案各类标记标线71万平方米。
2、车道瘦身扩容和路口渠化优化改造
持续开展车道“瘦身行动”,通过压缩车道宽度、增加车道数量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交叉口拆除部分隔离带展宽进口道,重新分配车道;停车线前移,缩小交叉口规模;增加行人过街安全岛和绿化景观;在大型路口、畸形路口施划导行线;设置左转待行区,并配合安装待行区显示屏等渠化改造方式。几年来已累计完成135个车道功能调整,268处车道瘦身扩容,包括211处地面道路和57处快速路,安装实施70余个路口屏显待驶区。进口道瘦身后,不但有效缓解了交叉口内拥堵,交通事故发生量也明显降低,行车更有序。
3、标志标牌统筹规划,多杆合一
由于道路交通组织措施的实施和调整,各类交通标志内容叠加和重复,相互遮挡,既影响驾驶员的辨识理解,还占用道路空间,影响市容。支队对交通标志标牌进行排查梳理,拆除原有零散、杂乱、独立交通标志,全市换装符合国标及规范的组合型交通标志。
4、畅通支路巷道微循环
我市支路巷道历里程短、不发达、不畅通,中心城区支路巷道违法停车、摊贩占道非法经营等占道行为普遍存在。乌鲁木齐交警采取“道管员机制”与“路长制”工作制度相结合,开展常态化专项疏通工作。近几年来累计移除40余根道路电力杆,打通20余处巷道断头路,展宽37处支路巷道路口,改造港湾式公交车停靠站30余处,铲除多处路障、杂物占位等,净化路侧空间,规范行车秩序。
5、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与管控智能化
对每个路口建立一个专项数字化档案,记录路口信号方案、路口渠化、标志标线、信号机、信号灯等交通设施的基本信息;常态化开展交通调查,记录路口交通运行情况,包括不同时段流量、排队长度、停车次数,交通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记录信号控制方案的更迭,包括控制方式、控制时段、周期相位绿信比、绿波协调等;记录道路交通设施的管理运维信息。通过电子档案实现对路口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运维保障,动态展示路口演进趋势。
二、不断优化交通组织和管理措施
城市交叉口精细化治理,通过推进屏显待驶区、可变车道、车道瘦身等一系列交通优化措施,改善一批路网的关键性、控制性路口,
1、设置单行道和潮汐车道
交警支队因地制宜设置单向交通、可变车道、潮汐车道、禁左等多种交通组织方式,利用“道管员机制”发现问题并不断优化道路资源配置,提升道路通行效率。近年来支队共计调整实施了23处单行道路,新建3条潮汐车道、3处借道左转。目前全市共计有119条单行道,这些单行道中间最早设置于2007年,随着城市规划和路网的不断调整,部分单行道已经不能匹配交通流运行,下一步将逐个优化调整道路的交通组织形式。
2、快速路匝道交替通行
我市近乎一半的拥堵点分布在快速路沿线,快速路拥堵主要有两个方面:(1)主线交织区拥堵:匝道分布密集,交织区车道较短或缺失,造成车流运行交织严重,车辆拥堵排队延伸至地面交叉口。(2)出入口匝道落地处交叉口拥堵:匝道落地处与交叉口距离太近,匝道与地面道路多个车道之间的交织运行造成拥堵。
为解决主线交织区拥堵,支队采用“拉链式”交替通行的组织措施,在路段设置多级指示标志标线,通过设置数字1、2、3区域,确定优先通行权,规范行车秩序。出入口匝道通行效能平均可提升9%以上。
在出口匝道与地面连接处,启用“信控蓄水式”交通组织。交织路段施划黄色网格标线,增设一组信号灯,通过信号机联动控制方式,快速清空交织路段区域,形成“蓄水池”。经优化后通行效率平均可提升10%以上。
3、规范路边停车
路边乱停车是造成交通秩序混乱、道路拥堵的一个主要原因。支队一方面严抓违章,另一方面在全市范围内施划增设多个停车位,优化停车场进出口设计,解决城市停车难、停车乱、实现以静制动的管理手段。在有条件的路段上设置出租车临时停靠泊位,减少路边停车对主线车流的影响。
4、公交专用道资源共享
为保障大容量快速公交的快捷运行,吸引市民乘坐公共交通车辆出行,在城区部分主干道设置了专用车道,并同步给予公交优先权。目前全市共设置18条路段,其中BRT车道为早9:30至10:30,晚19:30至 20:30,常规公交车道为早9:00-11:00,晚19:00-21:00,允许9座以上社会车辆及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进入专用车道通行,实现道路资源共享。
5、施工占道管理
近年来我市大范围进行道路建设,路边施工对交通造成巨大压力。支队对施工占道的管理,一是严把挖掘占道施工审批关,进行“全流程、全时空”管理;二是实地踏勘,科学制定交通组织和引导方案,精细化交通管理和信号控制,做好通行保障措施。支队年均主动发现并清理违规占道施工六百余起,且每年呈下降趋势;连续多年持续开展“动态清障”、“集中清障”的退挡还路行动,年均可处理50余处施工点段,涉及百余条道路还路于民。
三、精细化交通信号控制
1、推进信号机联网联控建设
我市共有623个信号控制路口,联网联控的智能信号机从几十台已经发展达到500多台,采用光纤和4G无线两种联网方式。支队正在建设一套统一信控平台,纳入全市所有信号机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
2、优化配时,合理降周期
在路口渠化的基础上,对100多个路口降周期优化配时,周期平均减少15%,路口排队和停车延误大大减少,运行评价指标提升明显。如人民路-和平北路,此路口靠近快速路匝道,周边分布多所学校和商业楼,流量大不均衡,路口排队长有溢出。信号方案优化后,总体周期减少32秒左右,最大周期从160秒减小到128秒,整个路口饱和度降低28%左右,排队明显减少。此外不断细分控制时段,设置多套控制方案,分别针对早晚高峰、节假日、开学季,冰雪季等不同交通场景。“单点路口增容提速、干线路段信号联动、区域控制均衡分配。”
3、均衡流量配给,子区协调联动控制
支队对全市道路根据道路条件、小时交叉口流量、交通吸引源、路口周期大小、交叉口饱和度、交通状态等交通特点进行精确划分,共计48个控制子区进行综合治理,以子区为研究目标,通过路段协调、支路截流优先保证主干道车流通行,对子区外部采用拥堵控制等手段控制进入流量,子区内部各个路口采用绿波协调方式。均衡各路口流量,保证各方向信号配时满足现有车流量通行,保证路口无溢出或空放现象,减少车辆停车次数,缩短车辆通行时间,发挥信号配时在路段协调价值。
4、堵点个性化综合治理
针对学校、医院、小区、商圈、景点、交通枢纽等六大区域,制定区域综合性交通优化方案,提升片区整体交通出行品质。如在全市中小学试点并推广实施“春雨关爱行动”:通过交警引导、学校社区志愿者协助,实现家长不下车、即停即走接送学生,最大限度盘活停车资源,改善停车难题;向家长发放停车卡,实行分时分区停车制度。在全市十五所中小学试点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后,极大的缓解了“家长接送难、车辆通行缓”的问题,交通秩序大大改善。
四、建立工作机制,提效赋能
1、制样板、树典范、广推广
支队以路口精细治理为切入点,集中治理了一批秩序混乱、交通拥堵、事故多发的问题突出路口,精选20个路口改造案例,打造了一个智慧交通新基建示范项目案例集。这些案例采取的精细化治理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推广价值,形成可学习、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广而推之。从这些案例中,总结路口治理工作经验,建立路口治理的专业化工作流程,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2、广泛发动社会参与
支队汇集了12345市长热线、红山网、支队长信箱、石榴云、智慧网格和交通广播等各种社会媒体通道,主动征集市民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平台每个月平均都可接到200多个市民来信,最多达到300多个。对于每一个来信建议,支队都认真对待,积极反馈。
3、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支队交警坚持躬身力行,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每一条道路标线,每一块标识标牌,每一个拥堵的疏解都凝聚着他们的辛劳和智慧。在支队不定期开展的专业化培训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到兄弟省市参观学习,吸取先进经验技术和理念,大胆试新。
4、完善责任制和考核机制
利用“道管员机制”以及“路长制”工作制度,责任下放,开展道路常态化专项疏通工作。持续推进交通设施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建立交通设施维护分区负责的维护机制,加强交通设施运维和监理考核工作,精准高效的开展交通设施维护工作。
中国(新疆)国际智能交通产业博览会招商组展将紧紧围绕自治区交通道路“缓堵畅行”的目标,全力助推交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新疆和兵团在道路交通安全的发展,并引进国内外优秀企业在新疆和兵团积极建设雷视交通检测系统,构建一体化的智慧交通融合感知体系,用交通数据来驱动道路管理并辅助新疆交警各项工作,丝路智能交通发展将大有可为!
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智能交通产业博览会
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交通设施与工程博览会
展品范围:
1、交通建设成果展示区:公路、机场、铁路、桥梁、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成果;科研院所创新成果;建设施工单位的优秀成果等;
2、智能交通展示区:交通大数据、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导航设备及系统、智慧高速解决方案;智慧高速路网监测、运营与服务平台、高速公路信息化、高速公路视频监控、ETC、智能停车、气象检测与预报、信号控制系统、应急救援及通讯设备、道路监控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电子地图等;
3、智能交通融合技术展示区: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边缘计算、移 动互联网等智能交通应用解决方案等;
4、智慧交管系统展示区:交通管理系统与平台、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城市道路交通大数据智 能监管平台等;交通诱导系统;预警、警示系统与产品;交通事故处理系统与设备;
5、智能路灯杆展示区:太阳能路灯、风能路灯、隧道照明;路灯智能管理系统;智慧路灯控制柜/箱及相关配套设施;
6、智能停车与立体停车库展示区:立体停车库及配件设备、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系统、停车场车位引导与城市停车诱导、停车场安全设施及产品及相关辅助设备等;
7、轨道交通展示区:铁路与轨道交通成果及运营单位形象展示、轨道交通及铁路机车车辆、技术 与装备、隧道建设与地下空间技术、车辆配套系统及零件、信号、通信、安监及IT技术等;
8、绿色交通展示区:新能源公交车及零部件、城市公交场站建设、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 )建设、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城市新能源公共交通车辆维修及保养、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设备等;
9、交通安全设施展示区:公路护栏、市政护栏、河道护栏、桥梁护栏、护栏配件;交通标志;视线诱导设施、防撞诱导系统;声屏障、隔离栅、防抛网;防眩设施、防眩板;减速带;防撞垫、交通锥、安全路障;交通安全服;反光材料;道路标线设备、道路标线清除设备;升降路桩;车位锁;标线涂料、道路反光玻璃微珠、标线涂料助剂、树脂、PE 蜡;环氧地坪;原材料、新材料;应急设备等交通安全产品;
10、公路建设与养护材料展示区:路面铺装材料,透水路面材料,路面灌缝胶、贴缝带等;摊铺机、铣刨机、压路机、平地机、路面冷再生机、厂拌站、拌和站、稀浆封层车、沥青洒布车;公路扫地车、除雪融冰设备、多功能养护车、路面综合修补车、护栏清洗车、材料再生设备、坑槽修补机、灌缝机、小型道路养护机械。
11、路桥隧及道路工程技术设备展示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城镇道路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路桥隧建设和维护、桥梁技术、隧道技术、路桥隧建设养护机械与装备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养护、检测技术与设备、公路规划和设计系统、勘测及试验仪器等;
12、土工布工程材料展示区: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格栅、土工复合材料及相关产品。
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智能交通产业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交通设施与工程博览会
展会面积30000平米,20000专业观众
时间:2023年6月26日-28日
地址: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乌鲁木齐市红光山3号)
展会咨询:0991-3681908
媒体合作:0991-3663108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